多丽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北京的所见所闻。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北京图景。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正春晴,画鼓天街无数。 - 诗句释义:正是春天晴朗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快的音乐声。 - 注释:这里的“画鼓”指的是各种打击乐器,如锣、鼓等,它们在春日里被用来增添节日的气氛。 2. 玉河桥,杏花尽吐,八旗人至如雨。 - 诗句释义:从玉河桥上远望,满眼都是盛开的杏花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吴潜的作品,名为《多丽·寿韩元吉》,是一首词。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忆当时,跨鹤扬州如梦。 - “忆”:回忆,追忆。 - “跨鹤”:传说中仙人骑着鹤飞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回忆起与好友韩元吉相聚的美好时光。 - “扬州”:古城市名,在今江苏省境内,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足迹。 - “如梦”:如同梦境一般,形容过去的时光仿佛一瞬即逝。 2. 正少年
多丽赠冒晋人 【注释】: 1. 《多丽》是唐代宫廷乐曲之一。此词的上阕,描写了作者在贫苦中仍不放弃读书和卖赋为生的情景,下阕写其归隐山林,自得其乐的生活。 2. 寒烟老树苍茫:寒风中的烟雾笼罩着枯老的树木,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3. 锄花灌竹:种花、种竹子,这是农事活动。区区贫也何伤: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不感到悲伤。 4. 书五车:形容藏书很多。《史记·项羽本纪》:“书犹不及,安知学之广耶
这首诗是送别王怀仁,他在西安担任经历的官职。全诗通过描述送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首句“满长亭,落叶西风残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地方,落叶西风残日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里的“绾青丝,劝斟别酒,一杯知共何夕”则是送别的具体细节。绾青丝,即女子将头发挽成髻,这里指的是离别之情。劝斟别酒,表示祝福和安慰。一杯知共何夕,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相聚的珍贵。 “且踟蹰
【注释】 ①“多丽”:词牌名。 ②“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描写秋日的景色。 ③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描写吹长笛的情景。 ④“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描写秋天的景象。 ⑤“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描写作者赏桂花的心情。 ⑥“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描写桂花的形态和特点。 ⑦“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描述桂花散发出的香气能让人闻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所作的《多丽·太平花》,全诗如下: 多丽 太平花,次聂冠卿韵 伫名花,似许留连珍惜。 度沧桑、几番日暮,粉光犹是难得。 怅空梁、燕泥坠紫。 诉离宫、蕊泪凝碧。 缟拟梨云,绯含桃雨,洛阳沉醉太平色。 御香惹、玉真回袂,肠断楚怀客。 凭谁语、华灯绛雪,月照前席。 恍倾国。 飞琼侣伴,望乡西子风格。 倚芳魂、海棠何处,锁怨长门向曾隔。 梦里巫山,情移春水,年时迤逦负心力。 怎堪听
【注释】 多丽:词牌名,又名“寿山》、《喜春宫》等。有双调、单调两体。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单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园席:指园林中的宴会。 吴门:今江苏苏州一带,为古吴国的旧地。 龟年:唐代乐工贺怀智的号。 石弦:用石制的琴。 猿臂:指弹拨乐器。 细唱:轻快的唱曲声。 小娥:歌女名。 梁上细尘飘:形容歌声飘荡于空中如尘埃在空气中飘扬。 羯鼓:北方民族的一种击鼓
多丽 咏水面木芙蓉花 算秋容,佳处偏宜映带。 恍移在、滕家图上,涉江正好采采。 忆宿妆、水殿醒时,是徐娘、老去姿态。 粉镜初收,银蟾欲泻,池光冷暗销螺黛。 谁怜取、浮红漂白,长逐鸳鸯队。 湘君远、未应遗却,云裳霜佩。 浑不管、搴芳旧侣,经营一笑难再。 倚西风、自伤迟暮,木末含情更何待。 脉脉遥望,依依莫恋,凭渠流向烟波外。 便从此、东西飘泊,打并团圞在。 差胜似、落瓣船头,花花相背。 赏析:
【注释】 多丽:词调名,双调,九十六字。 弄微风:吹着轻微的风。 城南卖酒旗偏:指在城南卖酒的小酒馆里,酒旗斜挂偏斜。 屏当、笛床棋局:指屏去当窗的笛声、棋盘、棋局等物,只留空荡的屋子。 桡第五桥边:船停在第五桥边。 岭蒙蒙、如将着雨:山峦苍茫迷蒙,好像将要下雨了。 波细细、尚未成烟:水波细细流淌,还没有变成烟雾。 妙欲生香:似乎闻到香气。 空能酿翠:只能酿成青翠的茶叶。 人家四月焙茶天
多丽 郊望 踏晴沙,特来领略春华。 最清疏、迤南城阙,何曾伐鼓鸣笳。 对寥泬、疑云疑雨,向缥缈、非雾非花。 双眼瞢腾,一身潇洒,东风帽影任攲斜。 町畦外、声传空谷,莺院接蜂衙。 耽幽处、冲瀜杳霭,且住为佳。 漫支颐、峰头树尾,轻红衬出朝霞。 闪金碧、丛丛佛寺,面水竹、个个人家。 腊味须沽,春衣堪典,酒旗风飐有些些。 荒涂畔、金鱼石马,芳草不能遮。 空留下,千年胜算,万古长嗟。 注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