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
诗句释义 1 一朵青山一朵愁 - 描述山中的忧愁如同一朵花一样,形象地描绘了山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 2. 飞瀑泪争流 - 形容瀑布如同泪水般流淌不止,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3. 夕阳更作一天秋 - 太阳西沉时,仿佛给天空增添了一层秋天的色彩,给人以深深的秋日之感。 4. 谁忍上高楼 - 表达了诗人不忍心登上高楼去观看那美景的心情。 5. 花已落,不须春 - 花儿凋谢了
这首诗的原文是: 春日愁来人未来。 携酒花林几回。 鳞鸿无计语多才。 凉沙过尽又崔嵬。 休怅望,溯波洄。 远水萍花暗猜。 流年流水几时开。 愁听孤夜棹歌哀。 注释 1. 春日愁来人未来:春天到来之际,我忧愁的情绪也涌上心头,但远方的人却迟迟未来。 2. 携酒花林几回:带着美酒,在花林中徘徊多次,享受着美景的同时,心中也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3. 鳞鸿无计语多才:鱼雁无法表达我的多情和才华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江楼昨夜,闻哀角、潋滟斜阳将暮(江边的高楼昨夜,传来凄厉的号角声;斜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注释: 江楼——指作者所在的地点;哀角——哀婉凄凉的号角声;潋滟(liàn yàn)—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 2. 淮南水驿, 故国长亭, 一带迷离烟树(淮河之滨的水驿站、故国的长亭,以及周围朦胧的柳树。) 注释:
望远行第六体 蜀国怀古 繁华锦绣,今何处、玉垒珠江依旧。 浣花人去,折柳桥横,只剩断碑残甃。 怕听鹃声,啼破一场春梦,都付绿稀红瘦。 赏析: 《望远行第六体·蜀国怀古》是清朝诗人左锡嘉的一首作品。全诗通过对蜀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和对故国的无尽思念。 诗中描绘了昔日繁华的蜀国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断碑残甃,让人不禁感到一种失落和悲伤。诗人通过“玉垒珠江依旧”等词语
【注释】 江干:江边。北山先生:即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老农、姑溪居士,庆元中曾监南岳庙,后罢官居润州之姑溪,故号“姑溪居士”。不至:不来。 【赏析】 此诗写词人在雨中泊舟候友人,因望断天涯而归的情思。 首句“停舟昨日来京口”,言昨夜船行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时已停泊在岸边。次句“坐听潮声喧暮”,点明是在雨中。三、四两句是写望见大观楼上、瓜步洲前有一片云树遥指,以为是锦帆来也,及至走近一看
【注释】 1. 小别音尘十六年:指作者和王豹君分别已经有十六年了。音尘,指书信、消息。 2. 相逢疑是地行仙:形容两人重逢时,感觉如同在仙境中相遇。地行仙,指神仙。 3. 推襟送抱:形容两人亲密无间,相互拥抱。 4. 团团明月:形容月亮圆圆的,明亮。 5. 谈世事,感桑田:指谈论世间的大事,感叹世事沧桑变化。 6. 逝将伸足学鼾眠:意为要学着长舒一口气,像睡觉一样放松身心。 7. 劳君
诗句原文: 池馆幽深带薜萝。跳珠鸣玉晚凉多。湿来莺背一痕梭。润回凤尾几重罗。 译文: 池塘周围的馆舍幽静而深邃,周围覆盖着薜荔和萝藤。随着傍晚的微风,水珠跳跃着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玉石敲击般悦耳动听。空气中充满了湿润的气息,似乎连鸟儿背上都留下了水迹,仿佛是一条细细的水线。水面上波纹荡漾,宛如凤凰尾巴上的羽毛层层叠叠,美丽动人。 注释: - 薛萝:一种植物,常绿藤本植物,生长在山野间。 -
注释: 依然东野先生也,门径萧条如寄。谁家梁肉,到处笙歌,岂识广文风味。数朵黄花,点缀西风篱落。归去来兮,还未怪、归来却剩,秋光无几。 译文: 依然是东野先生啊,门前冷落如寄居之身。是谁家的肥猪大肥肉,到处笙歌声声,怎会知晓你高雅的风度。数朵金黄的菊花,点缀着西风中的篱笆。回去吧,回去吧,我还没怪你,回来时只剩下残秋了! 娓娓。剪烛窗前夜话,公瑾醇醪相对。此夕衔杯,昨朝倾盖,北地南天千里
《望远行·蜀冈眺望怀古,和阮亭韵》是清代诗人邹祗谟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下面将逐一解析诗歌内容: 1. 诗句释义: - 才过清明节:清明节通常用来扫墓,但在这里诗人提到“才过”表明他并没有真正去扫墓,而是在心里缅怀过去。 - 春风催暮: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而“催暮”则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流逝。 - 酒旗篱落:酒旗在篱笆上摇曳
注释: 销魂何事,轻言别、把酒渭城重唱。画师词客,草圣文豪,并擅一时飞将。燕市狂歌,无复渐离击筑,萧瑟壮怀谁向。幸相看华发,青山无恙。 惆怅。满目津亭衰柳,正潞水、弥弥秋涨。趵突泉声,鹊华霜色,都付芒鞋筇杖。犹忆西窗剪烛,南楼听雨,消尽东华尘坱。拟他时梦绕,风烟江上。 译文: 为何销魂?轻言告别,在渭城把酒再唱。画师词客,都是一时之英豪。燕市狂歌,无复渐离击筑,萧瑟壮怀谁向。庆幸你相看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