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时,悲哉秋也,丝丝夜雨如麻。
正橙黄橘绿,香袅灯花。
茱萸遍插人何处,好时节、偏尔离家。
菊花从此,不须开了,酒盏慵拿。
遥忆客舍寒鸦。
也兀自踟躇,懊恼天涯。
纵银葱玉笋,景物堪夸。
何如鲈鲙莼羹美,桑落熟、蟹味尤佳。
抛残万卷,荒芜三径,胡不归耶。
【注释】
金菊:菊花,这里指菊花盛开。芙蓉:即荷花。悔斋:作者的斋室名。舟次:作者旅途中泊船。二兄:即作者的两位兄长,当时都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客:旅居。吉州:今属江西,古州名。华字:指荷花。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在旅途中泊船吉州时。全诗以“菊”为题,借咏菊寄怀,抒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金菊”“芙蓉”比喻自己的两位兄长,写他们旅居在外,思乡心切,而自己却滞留不归,有愧于兄长们。诗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
首句点明时间,直抒胸臆:“秋也”,即秋天来临之时,“悲哉秋也”。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暗寓抒情,表达了诗人因秋雨绵绵而感到愁绪万千的心情。
颔联写景。“丝丝夜雨”是秋天常见的景象,“如麻”则形容其连绵不断。此时正值橙黄橘绿的季节,正是赏菊的好时节,而诗人却只能“香袅灯花”,不能与家人共享良宵。“茱萸遍插人何处?好时节、偏尔离家。”这是诗人自问自答,表达出他因思亲念旧而感到孤独和忧伤的心情。
颈联写诗人对菊花的感情。菊花自古就被人们视为坚贞不屈的象征,因此,在诗人眼中,菊花就是自己两位兄长的象征。诗人说“菊花从此,不须开了,酒盏慵拿”,意味着他决心要像菊花一样,坚守岗位,不辞辛劳,直到完成自己的使命。
尾联由物及人,抒发了诗人对两位兄长的思念之情。尾联写诗人看到寒鸦在客舍徘徊,内心十分惆怅,同时也流露出对两位兄长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对两位兄长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诗歌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