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蠲愁,柳枝销恨,不须萱树兰房。
正桐初乳子,蕉早甜娘。
椰中更有同心物,尽纤手,日日持浆。
休穿玉指,未缝狄布,先绣琴囊。
怜惜小小娥光,且缓教顾兔,在月中央。
但眉描五岳,衣渲三湘。
青丝角髻捐巾粉,待入山、同扫丹床。
休师素女,令伊情好,长似探汤。

【注释】

金菊对芙蓉:菊花和芙蓉花相对,这里比喻夫妻恩爱。

蒲衣纳姬:指送别新娘时,以蒲草为衣赠之,表示亲昵之意。

桃叶蠲愁:《世说新语》记载晋人张凭有“桃叶”名,常在江边送别女子,后来成为送别的象征。

柳枝销恨:南朝梁元帝萧绎《采桑子》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雨鱼儿跃。微风燕子斜。”这里的柳枝指杨柳。

萱树兰房:传说中母亲在儿子成婚时种下萱草,并建起兰室,表示希望儿子能够早日生子。

桐初乳子:桐木初生嫩芽,比喻儿孙满堂。

蕉早甜娘:指妻子早生贵子,即“早得男孙”。

椰中同心物:指丈夫送给妻子的定情物,象征夫妻恩爱。

纤手:指女子的手。

玉指:指女子的手指甲,这里比喻女子。

狄布:古代的一种织物。

琴囊:装乐器的布袋,这里借指男子送给女子的定情物。

怜惜小小娥光:指女子思念丈夫。娥光,月亮的光华,这里比喻女子的美貌。

顾兔: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之兔,这里比喻男子。

眉描五岳:指女子用眉笔描绘出眉毛的形态,如山峰般挺拔。

衣渲三湘:指女子用衣裙的颜色渲染出美丽的容颜,像湘江两岸的风景一样美丽。

青丝角髻:指女子的头发盘成青丝般的发髻。

捐巾粉:指女子去掉头饰中的粉。

丹床:指红色的床帐。

素女:传说中的仙女,这里借指妻子。

探汤:古人认为冷水能刺激身体,使人清醒,这里比喻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翻译】

菊花与芙蓉相映,新娘的嫁衣是蒲草做的。

她把桃叶作为礼物送给新婚的妻子(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柳树枝条可以消除心中的怨恨,不需要萱花兰房。

桐木刚发芽,蕉叶已经长出甜美的孩子。

椰子中有情人赠送的礼物,都是手把手递送的(象征着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

不要穿玉指,也不要缝制狄布,先绣好琴囊(以寄寓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怜惜你娇小的美貌,暂且不要催促你的丈夫(让他多陪陪你),他正住在月亮中央。

但你的眉毛画得像五岳,衣服的颜色染得像三湘水彩。

将青丝编成发髻,将头发梳成云鬓,去掉头饰上的粉末。

等到入山隐居时,再打扫那红色的床榻吧。

让夫妻之间的情谊长久如汤水一般清澈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