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 九日登云龙山(壬午)

于戏巍乎,乃有此山,直上干晴宇。
意空边、积草淡霏微,是鸿蒙、未开前雨。
身依处。
超然高举浮生,静念不必伤流寓。
想屐齿登山,山归屐主,披襟聊舆天语。
漫徜徉、骚首独行歌,银铛到、且舆泛屠酥。
过客春秋,张灯日月,眼中谁汝。
惟滔滔东注。
河声浩荡从今古。
其长如带,苍茫千里淮楚。
更水接斜阳,残辉倒映,杏花一色宜枫树。
鹤既云亡,人将安往,遗名犹重兹土。
怅虚亭、冷落荒邻鼠。
著糟巾、馀沥润颠毛,姑脱之、何妨顶露。
潇洒匹夫肆志,吾外疑俦侣。
多情黄菊,无情华发,点缀衰容几许。
浪随尘世赋囊囊,笑西风、年岁羁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哨遍·九日登云龙山(壬午)》是元代散曲家王磐创作的一首散曲,选自《秋碧乐府》,全篇共六句。

这首诗以“九月”为背景,“云龙山”为地点,描绘了诗人登上山顶的景象和感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起承转合: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四句式结构,每句都是独立成章,但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2. 描写场景

    • “九月”是秋季的一个节气。
    • 诗人登上“云龙山”,这里可能是指位于北京的云龙山,因其形状如云、形似龙而得名。
  3. 情感表达:诗人在登高望远时的感受和心情。通过描绘秋日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4. **意境营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