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双双令 长水道中(壬午)

一岁定须来几度。来未久、还须归去。
最怪经过处。风风雨雨长塘路。
此身常似无家住。嗟老矣、奔波犹故。
羡击匏难做。人生只为浮萍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双双令 长水道中(壬午)》是宋代词人刘弇所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刘弇,字伟明,号云龙,生于宋元丰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元年。刘弇出身书香门第,曾历任海门簿、知峨眉县等职,并在哲宗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后改任秘书省正字。他的文学成就在宋史中有记载,并且有作品《龙云集》三十二卷流传后世。
  1. 诗词原文
    风外橘花香暗度。飞絮绾、残春归去。酝造黄梅雨。
    冷烟晓占横塘路。翠屏人在天低处。惊梦断、行云无据。此恨凭谁诉。恁情却倩危弦语。

  2. 词作赏析

  • 意境描绘:词中“风外橘花香暗度”描绘了一幅春天里橘花飘香的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而“飞絮绾、残春归去”,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轻盈与易逝,传达出词人的感伤情绪。
  • 情感表达:“酝造黄梅雨”可能寓意着一种等待和期盼的情绪,黄梅雨通常与思念相关联,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某个人的深深思念。“行云无据”则表达了词人对于情感无法依托的无力感和迷茫。
  •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上看,《惜双双令 长水道中(壬午)》运用了典型的宋词风格,如使用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化了词意,体现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1. 历史背景
  • 《惜双双令 长水道中(壬午)》创作于北宋徽宗时期,此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多变。刘弇作为当时的文人,其词作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1. 文化影响
  • 刘弇的这首《惜双双令》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通过对该词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惜双双令 长水道中(壬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韵味的宋代词作。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