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夜泊,见村桃,用柳耆卿韵(壬午)

烟际丝丝雨。
蒙蒙野水荒天暮。
小艇冥冥移渐远,过几堆沙鹭。
逗疏光、人家灯火明前浦。
听乡音、楚楚村童话。
近小桥妆缆,微辨墙头红树。
此夜惊孤村。
漫寻仙境吟还伫。
世上桃源随地有,只迷津深处。
想几日、啼莺舞蝶交枝聚。
将落花、未为东风苦。
愧俗驾难留,谁教遣渔郎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安公子·夜泊见村桃用柳耆卿韵》是明代诗人王庭所作。这首诗作于壬午年,通过描绘夜泊时的见村桃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色图卷。

诗的原文如下:

烟际丝丝雨。濛濛野水荒天暮。小艇冥冥移渐远,过几堆沙鹭。

这首诗的开头“烟际丝丝雨”描绘了夜幕降临时细雨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个朦胧而幽静的氛围。紧接着,“濛濛野水荒天暮”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景象,将天空与水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辽阔而苍茫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想象空间。

诗的第二句“小艇冥冥移渐远”引入了一个动态的元素——小艇在夜色中缓缓移动,这个细节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有故事感。随后的描述“过几堆沙鹭”,则是对这一动态的具体化,沙鹭作为常见的水边生灵,它们的出现为这幅画增添了一抹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记录,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艺术的表现。王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夜泊时的那份静谧之美,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夜晚,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安公子·夜泊见村桃用柳耆卿韵》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