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际丝丝雨。
蒙蒙野水荒天暮。
小艇冥冥移渐远,过几堆沙鹭。
逗疏光、人家灯火明前浦。
听乡音、楚楚村童话。
近小桥妆缆,微辨墙头红树。
此夜惊孤村。
漫寻仙境吟还伫。
世上桃源随地有,只迷津深处。
想几日、啼莺舞蝶交枝聚。
将落花、未为东风苦。
愧俗驾难留,谁教遣渔郎去。
【解析】
“柳耆卿”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号,柳永为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进士。他善写慢词,尤其工于表达羁旅行役之情。这首词上片写夜泊所见,下片写夜泊所感。上片由烟际雨丝起笔,以朦胧的夜色笼罩着荒郊野外,渲染出一种迷蒙、凄清的气氛。“小艇冥冥移渐远,过几堆沙鹭”两句,写船儿在朦胧中移动,经过几堆沙洲上栖息着的鹭鸶。“逗疏光、人家灯火明前浦”,点出舟行至前浦,见到人家灯火,更觉幽美。“听乡音、楚楚村童话”,写出听到的乡音如童话般的动听。“近小桥妆缆,微辨墙头红树”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小船靠近小桥停下,船上的缆绳被岸上的红树映出微微的轮廓。
“此夜惊孤村”三句,写自己惊魂未定地来到这孤寂的村庄。“漫寻仙境吟还伫”,意思是说,我在这孤寂的村庄里随意吟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桃源随地有,只迷津深处”两句,作者感叹世间到处都是桃花源,只有迷路的人才能找到它。“想几日、啼莺舞蝶交枝聚”,意思是想象几天后,黄莺和蝴蝶会聚集在一起嬉戏。“将落花、未为东风苦”两句,写落花还没有被春风吹散。“愧俗驾难留,谁教遣渔郎去”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心驰意往却因俗世的羁绊而难以久留,是谁让渔翁去的呢?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名《安公子》的小令,全词以“夜泊见村桃”为题,上片先写所见之景,下片则由景及情,借景抒情。
上片开头“烟际丝丝雨”,写夜泊时所见的景色:雨丝蒙蒙,野水茫茫,天色已暮。“小艇冥冥移渐远”,小船在濛濛细雨中缓缓驶离岸边。“过几堆沙鹭”。船儿经过几个沙洲,几只沙洲上栖息着白鹭。“逗疏光、人家灯火明前浦”,“疏光”指稀疏的光线,这里指月光。月光从疏疏的云层中透出,照在江面上。“听乡音、楚楚村童话。”听到一阵阵悠扬婉转的乡音,仿佛听到了童话般的歌谣。“近小桥妆缆”,船儿靠上了小桥停泊下来,船上的缆绳被岸上的红树映出微微的轮廓。“此夜惊孤村”,这个夜晚,孤零零的村庄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漫寻仙境吟还伫”,诗人不禁想起了传说中的仙境,在这里吟诗徘徊不已。“世上桃源随处有”,人间处处可以遇到像桃花源那样的美好地方,“只迷津深处”,只是这些地方都藏在更深的地方罢了。
下片开始“近小桥妆缆”,船儿靠近小桥停下。“微辨墙头红树”,隐约可以看到岸边红墙之上的树木。“此夜惊孤村”三句,作者惊魂未定地来到这孤寂的村庄。“漫寻仙境吟还伫”,诗人在这里随意吟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桃源随地有”两句,意思是说,世间到处都有桃花源,只有那些迷失方向的人才能发现它。“想几日、啼莺舞蝶交枝聚”,想象过几天后,黄莺和蝴蝶会聚集在一起嬉戏。“将落花、未为东风苦”,落花还没有被春风吹飞。“愧俗驾难留,谁教遣渔郎去”,诗人觉得自己虽然心驰神往却因为世俗的牵绊无法长久停留,是谁让渔翁去呢?
此篇是一首词牌名《安公子》的小令,全词以夜泊所见为题,上片由景及情,借景抒情;下片则由景及情,借景抒怀。
词的上片开头“烟际丝丝雨”,写夜泊时所见的景色:雨丝蒙蒙,野水茫茫,天色已暮。“小艇冥冥移渐远”,小船在濛濛细雨中缓缓驶离岸边。“过几堆沙鹭”,船儿经过几个沙洲,几只沙洲上栖息着白鹭。“逗疏光、人家灯火明前浦”,月光从稀疏的云层中透出,照在江面上。“听乡音、楚楚村童话。”“楚楚”即形容声音柔美的样子。“楚楚村童话”一句,既写出了听觉的感受,又表现出对田园风光和乡土民风的向往之情。“近小桥妆缆,微辨墙头红树”,船儿靠上了小桥停泊下来,船上的缆绳被岸上的红树映出微微的轮廓。“此夜惊孤村”三句,这个夜晚,孤零零的村庄让人感到惊心动魄。“漫寻仙境吟还伫”,诗人不禁想起了传说中的仙境,在这里吟诗徘徊不已。“世上桃源随处有”,人间处处可以遇到像桃花源那样的美好地方,“只迷津深处”,只是这些地方都藏在更深的地方罢了。
词的下片开头“近小桥妆缆”,船儿靠近小桥停下。“微辨墙头红树”,隐约可以看到岸边红墙之上的树木。“此夜惊孤村”三句,作者惊魂未定地来到这孤寂的村庄。“漫寻仙境吟还伫”,诗人在这里随意吟诗,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世上桃源随处有”,世间到处都有桃花源,只有那些迷失方向的人才能发现它。“想几日、啼莺舞蝶交枝聚”,想象过几天后,黄莺和蝴蝶会聚集在一起嬉戏。“将落花、未为东风苦”,“将落花”指飘零的花瓣。“未为东风苦”的意思是尚未被春风吹散。“愧俗驾难留”,惭愧的是自己的世俗之心难以停留,“谁教遣渔郎去”,是谁让渔翁去的呢?
全词以“夜泊见村桃”为题,上片先写所见之景,下片则由景及情,借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