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赏析】 《安公子·涪江晚渡用屯田韵》,此词咏写在涪州(今属四川)乘舟夜渡,触景生情而感怀羁旅之苦。 上片起二句点出“暮”,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气氛。下三句写自己站在渡口远眺江上的景色,感到十分惬意。然而,这美好的景致,却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羡慕那自由自在的鸥鹭。“羡闲”二字,将作者此时此地的感受刻画得入木三分。 “更”字承“羡闲飞鸥鹭”。“烟鬟”指雾气、水汽。这两句是说:看着水中袅袅升腾的水雾
安公子 客兖州过鲁相故署,追哭先大父忠悯公 倦客羁游日。 疲倦的客人在四处游荡。 荒城鲁殿浑非昔。 荒凉破败的城池和鲁国的宫殿早已不再是往日的面貌。 不远御桥,西畔去,是老臣遣宅。 不远处有一座古老的桥梁,向西走去,是老臣的住所。 见无限、残阳衰草凝秋色。 只见无尽的落日余晖和衰草凝聚着秋天的颜色。 有乱馀、野老犹能识。 那些经历过战乱的老者还能认出这一切。 道颓垣废井,多是旧时遗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读懂诗歌内容,明确主题思想,然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艺术手法。本诗的作者是晏几道,是北宋词人、诗人。晏小山,字叔原(一说名殊),号小山,自称"六一居士",世人又称他为"晏派鼻祖",其词多写人生感慨之辞,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微妙而细小的事物,以清新的语言、优美的形象,表现一种闲雅超脱、清丽自然的境界。“安公子”是词牌名
幽绝城南墅。女墙一曲当环堵。门外绿阴,阴乍合、啼莺选树。障扇驱尘,剥啄寻常去。为新茶、偶尔留人住。 注释:城郊别墅的庭院非常幽静。一堵矮墙围绕着房子,形成一道屏障。门外郁郁葱葱的树叶,仿佛刚刚合拢的鸟鸣声,在挑选着栖息的树木。推开竹篱门驱散了尘埃,平常的敲门声音响起,主人就应声而去。为了招待客人,特意留下了一间房子,让客人暂时居住。 正小年平半,日影婆娑停午。少日夸豪举。近来好事犹如故。无酒须酤
这首诗是宋朝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全诗如下: 寓庭芍药一窠,花垂放矣。余将理沅南之棹,不及待其开,留词别之 初见丛添蕊。 小栏一日千回倚。 风信参差,屈指到、今番第几。 冉冉韶华,渐入青春尾。 人欲别、试问花知未。 听栗留啼处,也唤将离两字。 明日吾行矣。 等闲负了扬州紫。 茧粟梢头,风物料、依稀相似。 可惜开时,少个狂书记。 笑眼前、缘浅犹如此。 更休论此外,载酒寻诗何地。 【注释】 安公子
【注释】 眼底江湖暮:眼前是江湖,黄昏了。 那:那地方。宜著渔竿处:适宜打鱼的地方。 角:角落、边缘。香海雪:指梅花盛开的景色,梅花在冬天里开放,有清香。 算:以为。语:交谈。 地僻左、狂澜不到鸣榔浦:地势偏僻,没有大波涛冲击,只有小风浪在响,这里是说鸣榔浦。 莺比邻:鸟儿在近旁。青青树:青葱树木。 拥夕阳丘壑:夕阳照耀下,山丘上的景色。亭长头衔新署:亭长(管理园林的官吏)的官衔刚刚任命下来。
【注释】 烛泪(zhuó lèi):烛泪。 蛰云:指春寒未消。 翠冷:翠绿色,形容烟色冷清。 调脂铅水:指胭脂。 樊通髻:指古代妇女的发式,以金钗固定,用帛束成圆形或方形。 膏(gāo):这里指眼泪。 凡心缀:凡心,指凡人的心。缀,缝缀,指眼泪滴在衣服上的痕迹。 汍澜(yù lán):流泪的样子。 博簺(fēng zhōu):花名,又名木香。 缨半绝:指头发因沾湿而散乱。 臣髡(kūn)
这首诗是吴湖帆为文待诏长门望幸图题的,描绘了宫廷中的繁华与哀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安公子 为吴湖帆题文待诏长门望幸图 - 幸草青如许:皇宫内的花草因皇上的恩宠而繁茂。 - 长门春去谁为主:春天过去了,是谁在主持后宫?这里的“长门”指的是陈皇后被废后的居所。 - 兽啮金环推月出,冷闭梨花雨:野兽啃食着金环,推着月亮出来,寒冷地关闭着梨花雨(指宫女哭泣)。 - 望昭阳、笙歌镫火宵连曙
【解析】 此词以“闲身”为眼,写月夜赏花情景。上片写景:起句写云影;次句写扁舟泊于江天之外;三、四句写静境中之闲情逸致,与“吾庐人境”相映成趣。下片由赏花生发联想,由赏花而思人生:“支篱攘臂还非病”;再由人生而及世事:“世局楸枰冷”;然后以“太傅东山偏袖手”收束,意谓“无心求胜”。 【答案】 译文: 霭霭停云,我扁舟停泊在江天之上。 一例静缘谁得似?指我住的地方。 更点缀疏篱曲折,花明靓。
【注释】 安公子:词牌名。 急雨惊鸣瓦,转檐风叶粉如洒:大雨急雨敲打着屋瓦的声音,风吹着树叶像被撒上了一层薄薄的粉末(洒)一样。 闭户青山飞不去:把窗户关上却看不到青山飞去。 沧洲屏画:沧海中的屏风画。 换眼底衰红败翠供愁写:用眼前凋零的花朵来描绘自己的忧愁。 窥冷檠半落吟边灺:透过窗户的寒光看到砚台旁的灯已经快熄灭一半了。 正酒醒无寐,怊怅京书题罢:正当我酒醉醒来时无法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