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莲寺

金莲山寺万松阴,流水花开自古今。
几发青螺撑佛顶,半岩秋月印禅心。
满天风雨龙归洞,入座笙歌鸟隔林。
骏马神鹰无觅处,一声鸡犬在云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金莲寺》是明朝诗人叶元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金莲山寺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叶元玉:叶元玉是明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传颂不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深受读者喜爱。
  1. 诗歌原文
    金莲山寺万松阴,流水花开自古今。
    几发青螺撑佛顶,半岩秋月印禅心。
    满天风雨龙归洞,入座笙歌鸟隔林。
    骏马神鹰无觅处,一声鸡犬在人寻。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色:这首诗通过“金莲山寺万松阴”等句,描绘了金莲山寺周围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如万松、流水、开花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氛围。
  • 人文环境:通过“几发青螺撑佛顶,半岩秋月印禅心”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社会风貌:“入座笙歌鸟隔林”一句,反映了当时寺庙周围的社会风尚,人们在这里享受宴乐,而鸟儿则被声音所惊,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繁华与喧嚣。
  • 动物象征:诗中的“骏马神鹰无觅处,一声鸡犬在人寻”两句,用“鸡犬”来象征普通人,通过鸡犬在寻找骏马和神鹰的场景,暗示了即使是最普通的生物也能展现出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叶元玉的《游金莲寺》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后世无数文学爱好者的目光,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精神食粮。这首诗不仅是叶元玉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