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事君子,缔结固不解。
青蝇玷白璧,馨香逐时改。
恩阻爱不周,弃掷良在此。
红尘何冥冥,白日沦西海。
对面有诀绝,何况万馀里。
得宠各自媚,谁为展情理。
讹言方猬兴,君子慎其始。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其五》是明朝李梦阳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从文学价值来看,《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其五》是李梦阳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首重要诗歌。该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政治状况及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其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色彩。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为素材,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写和批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关于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即正德戊辰年(1518年)。当时朝廷内部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严重,社会风气不佳,许多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纷纷对此表示不满。李梦阳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文人,深感社会现状的危机,遂创作了这组《离愤五首》。这些作品不仅是李梦阳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离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时阉瑾知劾章出我手矫旨收诣诏狱·其五》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人的思想追求,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和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