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与君别,京华三见冬。
远游隔江海,离思沈空蒙。
相逢问衷曲,欲说已复慵。
吾生苦多难,忧患为樊笼。
柔肠结成寸,意气惨不融。
哀琴与断瑟,曲罢伤遗悰。
嗟子亦何为,所遭良独同。
微霜降平地,响应礼山镛。
一语再三叹,对坐蹙两峰。
君为空中鹤,我作墙下蛩。
孤鸣比咽调,各自悲秋风。
愁城正突兀,险绝难为攻。
幸当樽俎间,赖此曲蘖功。
李侯君乡彦,来自东邻东。
剧饮慕太白,清谈胜王戎。
当筵列盛馔,岂论麦与葱。
山殽百种杂,海错千盘重。
闭门谢俗客,不遣窥垣墉。
解我腰间鱼,絷我枥上骢。
芳词吐珠玉,醉脸开芙蓉。
仰视天宇高,坐觉浮云空。
兴狂欲起舞,两袖如旋蓬。
向非地主贤,感激安所蒙。
酒酣出诗句,卷帙粲已充。
得非黄山谷,或者苏文忠。
初如决洪水,势蹙崇伯凶。
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如登巨鳌背,足蹑三山崇。
珠光照海月,下彻冯夷宫。
我乃路傍蒿,不如山上松。
亦不如李桃,馀姿媚儿童。
向来忘得失,我已效海翁。
狂言久闭口,一发偶为公。
起辞屡被肘,顾我少从容。
自言有枰棋,可以为子供。
胜欣败亦喜,有技岂必工。
君看敌国手,峙立如貔熊。
谁云一丸泥,可作万雉封。
李侯掀髯笑,谓我此味浓。
推手覆君局,馀欢付苍僮。
古来风流事,多出文章宗。
如何嵇阮流,弃礼蔑敬恭。
桓桓卞将军,怒颊为之红。
至今想风采,齿舌生寒锋。
宁将潋滟杯,涤此磊磈胸。
国赋出吴会,王师在崆峒。
频年值水旱,力尽经营中。
微官竟何事,簪佩随朝钟。
平生几丁字,愧彼两石弓。
笑谈一开口,尘世真难逢。
从兹戒耽乐,乐事慎勿穷。
与李中舍应祯同饮时晹邸归叠前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李中舍应祯同饮时晹邸归叠前韵》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曾任吏部右侍郎等职,以书法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在诗坛上,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词原文:
我昔与君别,京华三见冬。
远游隔江海,离思沈空蒙。
相逢问衷曲,欲说已复慵。
吾生苦多难,忧患为樊笼。
柔肠结成寸,意气惨不融。
哀琴与断瑟,曲罢伤遗悰。
嗟子亦何为,所遭良独同。
微霜降平地,响应礼山镛。
一语再三叹,对坐蹙两峰。
君为空中鹤,我作墙下蛩。
孤鸣比咽调,各自悲秋风。
愁城正突兀,险绝难为攻。诗词解析:
- 离别与重逢:诗歌开篇即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再次相聚的感慨和喜悦,这种情感的对比突出了重逢的重要性。
- 离愁与思乡:“远游隔江海,离思沈空濛”反映了由于距离遥远而产生的深切思念。
- 友情与关怀:在“相逢问衷曲,欲说已复慵”中,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交流时的无奈和犹豫,显示了深厚的友情及相互间的关心。
- 生活的困境:“吾生苦多难,忧患为樊笼。”揭示了诗人个人生活中的艰难和困苦,以及由此产生的忧虑和束缚。
- 艺术共鸣与共鸣体验:“哀琴与断瑟,曲罢伤遗悰”展示了音乐的力量,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使人们感受到彼此的悲欢离合。
- 孤独与共鸣:“嗟子亦何为,所遭良独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们共同经历的苦难感到的同情和理解,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共鸣。
- 自然与人生:“微霜降平地,响应礼山镛。”“愁城正突兀,险绝难为攻”通过自然的景色描绘,反衬出人生的艰辛与不可预测的挑战。
《与李中舍应祯同饮时晹邸归叠前韵》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和生活困境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表达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李东阳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感受人生复杂性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