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四绝 其三

望断朱门白昼长,野烟溪树晚苍苍。
也知羁杙为身累,思绕秋风苜蓿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东阳的《画马四绝·其三》是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的作品,描绘了一位羁旅之人对家乡和自然景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画马四绝·其三》的作者李东阳,是明朝中叶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书法家,且在政治生涯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茶陵诗派的中心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评价。
  2. 诗句内容:诗的前两句“望断朱门白昼长,野烟溪树晚苍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朱红色的门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而周围的田野和树木则在夕阳下呈现出一种淡淡的苍茫之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环境的静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3. 深层含义:第三句“也知羁杙为身累,思绕秋风苜蓿场”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身处异地,但每当秋风起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苜蓿地,那种乡愁让他感到身心俱累。
  4. 艺术手法:李东阳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例如,“野烟溪树晚苍苍”中的“野烟”和“溪树”,既描绘了环境的自然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秋风苜蓿场”则通过秋天的景色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

李东阳的《画马四绝·其三》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