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深且远,扁舟不可度。
纤素空牵衣,飞黄已前路。
妾意如孤舟,君情似浮沤。
浮沤一散无寻处,短棹轻帆日夜愁。
远水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远水曲》是明朝石宝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水浩渺、扁舟难渡的意境画面。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远水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作品背景:《远水曲》的创作背景是明朝时期,一个政治动乱和文化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石宝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其成书于明朝中后期,那时的石宝可能正处于仕途或生活的某些转折点上。
主要内容:诗中的“春水深且远,扁舟不可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景图,春水宽广而深远,扁舟难以穿越。接下来的句子“纤素空牵衣,飞黄已前路”则转入对人物情感的描述,纤细的丝线空荡地飘动,象征着离愁别绪;而“飞黄已前路”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的内心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艺术特点:石宝在《远水曲》中运用了许多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技巧,如对仗、意象等。例如,“纤素空牵衣,飞黄已前路”中的“纤素”与“飞黄”都是精心挑选的意象,既体现了对仗的工整,又增添了诗意的色彩。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色。
《远水曲》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也能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