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闲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闲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客衢夜坐二仆窃叹云寂寥如此极似寺中和上余闻之发一笑因以自嘲》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客居贫累日,坐卧苦思家。
忽忆山中寺,僧徒话寂寥。
月明松影上,风静竹声旁。
此境唯堪赏,移来归路长。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客舍之中,穷困不堪,终日坐在家中,思念着家乡。
突然想起了山中寺庙,和尚们谈论起我的清贫。
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松树上,清风徐徐吹过竹林,发出阵阵声音。
只有这种境界才值得欣赏,它让人感到愉悦,仿佛可以将它带回家一样。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的寂寞和孤独之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