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闲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诗句释义及翻译:
- 客衢夜坐二仆窃叹云寂寥如此极似寺中和上余闻之发一笑因以自嘲: “客”字在这里可能指客人,即诗人自己。“衢”是街道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在夜晚,诗人独自坐在街道上,他的两个仆人悄悄地感叹天空中的云是多么的孤寂,这很像是在一个寺庙里听到的和声(可能是风铃声或其他声音)。诗人被这种感慨所打动,发出了笑声。然后他自嘲说,这就像是自己在用笔写诗,但却没有听众欣赏。
- 官人时样不相称,僮仆偏怜有发僧: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即那些地位高、权力大的官员们往往不能理解或同情那些生活贫苦、没有社会地位的人,而他们的仆人却可能会对这些不幸的人产生怜悯。这里的“官人”和“僮仆”分别指官僚和奴仆。“有发僧”指的是和尚,因为和尚通常是没有头发的。
- 浮世生涯风外絮,异乡心事夜阑灯: “浮世生涯”指的是人生短暂,如飘浮的云彩一般。“风外絮”形容生活的不稳定和飘忽不定。“异乡心事”指的是在外漂泊的孤独和寂寞。“夜阑灯”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象,灯火阑珊。
- 闲拈秃笔连笺写,净拂疏棂对雨凭: “闲拈秃笔”表示闲暇之余拿起笔来写作。“连笺写”指的是连续不断的书写。“净拂疏棂对雨凭”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用手擦拭窗户上的灰尘,对着雨水沉思的场景。
- 何处天南归去路,云山犹自隔层层: “何处天南归去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未知道路的迷茫和不确定。“云山犹自隔层层”则描绘了远处的山峦像被云雾遮挡一样,显得模糊不清,强调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距离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坐时的心境。诗人通过观察和思考,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融入了诗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