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销磨春复春,雄冠抛却返儒巾。
谁知绛帐谈经者,还是当年借箸人。
【注释】:
壮志销磨春复春 —— “壮志销磨”指抱负和理想消磨殆尽;“春复春”指春天又到。
雄冠抛却返儒巾 —— “雄冠”指文士的头巾,这里泛指文士;“儒巾”是读书人的头巾;“返儒巾”表示放弃文官生活而从事军旅生活。
谁知绛帐谈经者 —— “绛帐”是刘备在成都所设的军营帐幕;“谈经”指讲论儒家经典。
还是当年借箸人 —— 曹操以箸代笔写兵书,后人称他为“曹子建”、“魏太祖”。这里的“当年借箸人”即指曹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岑金纪的赠诗,通过对比,赞美岑金纪的壮志豪情。
首句“壮志销磨春复春”,诗人用一个“销”字,表明自己壮志已泯,与前一句的勃勃生机形成强烈反差。次句“雄冠抛却返儒巾”,则进一步说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被消磨殆尽,已经放弃了功名利禄,甘愿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了。三、四句“谁知绛帐谈经者,还是当年借箸人”,则点出了岑金纪的身份和性格。诗人通过这一问一答,表达了对岑金纪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然放弃了仕途,但依然有一颗报国之心。
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岑金纪的赞美之情,又有对自己壮志已消、回归山林的无奈之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