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五峰寺

残寺无僧住,深春有客登。
画廊阴护竹,诗壁雨垂藤。
大法何龙象,名山亦谷陵。
我来闲吊古,吟望暮云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五峰寺》的诗意画卷

《经五峰寺》,这是一首描绘古老寺庙风貌的古诗,它不仅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更通过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诗的开头“残寺无僧住,深春有客登”,便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寺庙之中。残破的建筑,没有僧人居住,只有春天的气息和远道而来的游人。这样的场景,既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又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紧接着,诗人用“画廊阴护竹,诗壁雨垂藤”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寺庙中幽静的环境与自然元素的亲密交融。竹林在画廊下静静守护,而雨水顺着诗壁上的藤蔓滴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

进一步地,“大法何龙象,名山亦谷陵”则从更高的层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宗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里,“大法”指的是佛教中的教义或精神,而“龙象”则象征着佛法的力量和威严。诗人通过对名山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我来闲吊古,吟望暮云层”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闲吊古”自况,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而“吟望暮云层”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远方,似乎在告诉人们,人生虽短,但若能保持一颗平静和豁达的心,便能在生活的每个瞬间找到诗意。

《经五峰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艺术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