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玮
以下是对这首诗《舟过殷湾寄郑时雨》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共指殷湾好,人家若个边。(共指殷湾好,人家若个边。)李玮在诗中表达了对殷湾美景的喜爱,他称赞这里的人家宛如画中的景色。 2. 岭头开鸟道,门口带渔船。(岭头开鸟道,门口带渔船。)描绘了殷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寒事催收黍,歌声出采莲。(寒事催收黍,歌声出采莲
【注释】 ①经:经过。 ②深春:深春时节,山间气候温暖潮湿。 ③画廊:指寺院廊房。 ④何龙象:何人如龙似象。 ⑤谷陵:山陵,这里指山中陵墓。 ⑥来:我。 ⑦吟望:吟咏眺望。 ⑧暮云:傍晚的云雾。 ⑨层:层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怀乡诗。诗人在登临名山五峰寺时,见其残破荒凉,无人烟,不禁感叹起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兴衰无常,于是写下此诗。全篇以“经五峰寺”为题,从寺的残败入手写起
注释: 过东邻:通过东邻居。 野度暄风色,沙分细草痕:在野外漫步时,看到春风轻拂,沙地中细草的痕迹隐约可见。 小园半亩竹,矮屋数家村:小园中有一片竹林,矮屋里住着几户人家。 老贱身何得,山林道自尊:虽然自己年纪已老,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每寻东老醉,时事且无论:每次寻找东邻居喝酒时,都把时事抛在脑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诗人在野外漫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注释】 元日:正月初一,即春节。 拜舞衣冠旧,门阑岁月新:指新年的喜庆活动和新的门庭,都是过去的,现在的门阑(门户)却是新的。门阑,代指门扉。 岸容初过雨,物色浅含春:江岸上刚刚经过一场小雨,万物的颜色都显得浅淡,像是春天一样。物色,景物颜色。 令节吟怀畅,良朋乐意真:在节日里,诗人心情愉快地吟诵着诗歌,感到非常高兴,朋友间相处也感到非常愉快。令节,美好的节日。 江村无别事,长作太平民
【注】桂棹:用桂花装饰的船桨。州城:指江陵城。 异域:指远离家乡的地方。长涂:漫长的旅途。短长更:更鼓,即报时用的鼓声。 赏析:诗人在江陵停留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在外漂泊的寂寞和孤独。 首句“桂棹倚州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江陵城边,手握着桂花装饰的船桨,眺望着远方的家乡。这里的“桂棹”是指用桂花装饰的船桨,象征着家乡的美好与温馨。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宿云庵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云谷含孤屿”,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云谷,指的是山中的山谷,孤屿,则是指独立的小岛。这句诗通过“含”和“孤”这两个词,表达了山与岛的相依为命,以及它们在自然中的独立存在。 次句“茆堂别一家”,则展现了作者的居所。茆堂,是指用茅草搭建的屋子,别一家,则是指与众不同的人家。这句诗通过“别”这个动词
慧朗初见过 过我有名缁,离群正尔思。 慧朗:僧名,即慧远(公元334—416年),南朝梁佛教僧人。 有名缁:有名的和尚。 离群:离开世俗的人。 正尔思:正在思考。 译文:慧朗第一次见面时,我正想离开俗世,与慧朗一起修学。 注释:慧朗,僧名,即慧远。 向人皆佛语,出口是唐诗。 向人:对待他人。 佛语:佛教教义,佛教语言。 出:说。 口:说话。 唐诗:《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唐代诗歌选集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避事林间老 - 描述一个老人在林中避世,不参与世事。 2. 通幽竹下门 - 形容竹林深处的门户隐秘而幽静,引人入胜。 3. 先春谋稼圃 - 春天来临之际,开始谋划种植庄稼和菜园。 4. 既夕数鸡豚 - 夜晚时,围在一起数着鸡鸭,享受天伦之乐。 5. 不速人投语 - 没有人邀请或访问时,不主动去打扰别人。 6. 常赊酒隔村 - 经常到远处的村庄赊账买酒,享受孤独时光。 7
【注释】 秋圃:指秋天的菜园。 诛茅随隙地:铲除杂草,开垦荒地。 治圃傍回溪:整治菜园,靠小溪旁(水边)。 露切蔷薇架:露珠打湿了蔷薇架,指清晨时分。 寒添末利泥:冷风中加了末莉的泥土。末利是一种香草,这里指用香草末和泥做成的肥料。 爱吟筇杖短:喜欢拿着竹做的手杖在园中漫步。 避俗葛巾低:避开世俗,戴着低垂的葛布头巾。 幽意秋风会:心中充满了幽深的意趣,与秋风相会。 诗成竹上题:把诗写在竹子上。
注释: 1. 会丁园探得新雁:会,恰好。丁园,地名。新雁,大雁刚刚飞回。 2. 江城忽回首,惊见鸟随阳:江城,指江陵城。忽然间回首望去,只见一只鸟儿随着太阳飞行而归。 3. 路远来何日,天清夜欲霜:路上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天空晴朗,夜晚似乎要下霜了。 4. 边庭方有信,淮海不多行:边关传来消息,但路途遥远不能很快到达;淮南、淮北的百姓生活困苦,不能经常出行。 5. 未必南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