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我有名缁,离群正尔思。
向人皆佛语,出口是唐诗。
得见伤春晚,遄归欲暮时。
可知云水性,去住本无期。
慧朗初见过
过我有名缁,离群正尔思。
慧朗:僧名,即慧远(公元334—416年),南朝梁佛教僧人。
有名缁:有名的和尚。
离群:离开世俗的人。
正尔思:正在思考。
译文:慧朗第一次见面时,我正想离开俗世,与慧朗一起修学。
注释:慧朗,僧名,即慧远。
向人皆佛语,出口是唐诗。
向人:对待他人。
佛语:佛教教义,佛教语言。
出:说。
口:说话。
唐诗:《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唐代诗歌选集,包括唐初至中叶的五言古诗三百余首和七言古诗四百余首。
译文:我对待他人都讲佛教教义,但一开口就说唐诗,这与佛祖的语言不同。
注释:佛教教义。
得见伤春晚,遄归欲暮时。
得见:见到。
伤春:因春天而悲伤。
晚:指傍晚时分。
译文:因为我见到你们,所以悲伤地感到了春天的结束;我急着回去,因为傍晚时分要赶路。
注释:春,春季,一年中的第一季。
可知云水性,去住本无期。
可知:知道。
云水: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水性:水流的特性,随遇而安,不固定。
去:离去。
住:停留。
本:本来。
译文:我知道世事的变化无常,就像水的流动性一样;我的去留也没有固定的时间。
注释:云水,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