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忽回首,惊见鸟随阳。
路远来何日,天清夜欲霜。
边庭方有信,淮海不多行。
未必南征意,争先为稻粱。

注释:

  1. 会丁园探得新雁:会,恰好。丁园,地名。新雁,大雁刚刚飞回。
  2. 江城忽回首,惊见鸟随阳:江城,指江陵城。忽然间回首望去,只见一只鸟儿随着太阳飞行而归。
  3. 路远来何日,天清夜欲霜:路上很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天空晴朗,夜晚似乎要下霜了。
  4. 边庭方有信,淮海不多行:边关传来消息,但路途遥远不能很快到达;淮南、淮北的百姓生活困苦,不能经常出行。
  5. 未必南征意,争先为稻粱:不一定都有南征的意愿,大家都急于回家,因为家有老母需要供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群刚刚飞回来的大雁。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描写大雁归来的诗篇。

首句“会丁园探得新雁”点明了时间地点,即在会宁的园子里,发现了一群刚刚飞回来的新雁。这是对大雁归来的描绘。

次句“江城忽回首,惊见鸟随阳”则是诗人自己的感受。当他看到大雁飞翔在阳光之下时,不禁感叹不已。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接下来三句“路远来何日,天清夜欲霜”进一步描绘了大雁归途中的艰辛。诗人想象着自己行走在大雁的道路上,一路艰辛地向前赶路,直到夜幕降临时,才看到了希望的光芒。这里的“夜欲霜”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大雁归来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边庭方有信,淮海不多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他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而“未必南征意,争先为稻粱”这两句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以大雁归来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对大雁归来的描绘和对家园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