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寄致政朱纪善先生

柳绵飞处,政和风淡荡,轻飘晴雪。
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
桂水危亭,虞山古庙,戟度同登谒。
君归吾去,可怜辜负奇绝。
长是梦见风标,晨钟敲醒,无奈依然别。
去岁鱼笺蒙远寄,惟写相思情切。
乞得闲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风月。
只应诗酒,兴来还自怡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寄致政朱纪善先生》是一首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词。词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思念。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昌祺:明朝江西庐陵人,字祯,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及第,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他历任吏部郎中、广西布政使等职,因罪被谪后,又得以起用,曾为河南布政使,期间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
  1. 作品原文
    柳绵飞处,政和风淡荡,轻飘晴雪。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桂水危亭,虞山古庙,戟度同登谒。君归吾去,可怜辜负奇绝。长是梦见风标,晨钟敲醒,无奈依然别。去岁鱼笺蒙远寄,惟写相思情切。乞得闲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风月。只应诗酒,兴来还自怡悦。

  2. 作品鉴赏

  • 自然景观描写:词中的“柳绵飞处,政和风淡荡,轻飘晴雪”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卷。柳絮纷飞,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使得天空中的雪花轻盈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 人物情感表达:通过“忆杀故人千里外,客馆怕听啼鴂”两句,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在客居异地的客馆里,听到春天的鹃鸟声,更增添了一份思乡的情绪。
  • 历史遗迹的联想:提到了“桂水危亭,虞山古庙”,暗示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诗人精神的寄托地。通过这样的描述,词人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与自然的热爱。
  • 友情与离别:“君归吾去,可怜辜负奇绝。”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这种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的无奈和哀愁。
  • 生活情趣的描述:“乞得闲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风月。”反映了词人在远离官场后,选择了一种更为悠闲的生活方式。通过观赏山景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词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 诗意的生活态度:“只应诗酒,兴来还自怡悦。”词人认为诗歌和美酒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伴侣,当心情愉快时,它们能带给人最大的愉悦。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李昌祺在《念奴娇》中巧妙地将景物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精炼:这首词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精心挑选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展现了李昌祺精湛的文学技巧。
  • 情感深沉:李昌祺在词中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厚情谊以及离愁别绪,情感真挚而深沉。
  1. 文化背景
  • 政治生涯:李昌祺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来又被重新启用,但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 文学成就:李昌祺不仅是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 思想观点:李昌祺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追求,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词作为李昌祺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明代文人骚客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李昌祺的诗词作品一直受到后人的喜爱和推崇,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教育意义:在现代,这首词也常被用作教学资料,用于教授古代文学知识和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李昌祺的这首《念奴娇·寄致政朱纪善先生》以其优美的词句、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明代文人骚客作品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李昌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