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轩窗静,遥城鼓角鸣。
明河横夕影,烟树拥秋声。
白苎因风度,清尊带月倾。
寒螀吟砌下,恻恻不胜情。
清晖楼秋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晖楼秋夕》是明代李孟璿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作品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李孟璿,字均,号南庄,海盐人。他以荐历嘉兴和汝宁训导等职,有《南庄集》流传后世。李孟璿的文学成就在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个人的才情。
诗歌原文:高阁轩窗静,遥城鼓角鸣。明河横夕影,烟树拥秋声。白苧因风度,清尊带月倾。寒螀吟砌下,恻恻不胜情。
作品赏析: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诗人通过对高阁、远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同时,“明河”与“烟树”、“风”与“月”等意象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氛围。最后,蝉鸣声声,更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具体时间不详。但据诗中“高阁轩窗静,遥城鼓角鸣”等描绘来看,应是在秋日的某个黄昏时刻所作。此时,诗人独自一人在清晖楼上,眺望着远方的城市,听着远处传来的鼓角声,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寥寥数笔,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凄凉的秋夜之中。此外,诗句间的韵律搭配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清晖楼秋夕》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还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对于喜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来说,这首唐诗无疑是了解古代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良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