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璿
解析与注释: 清晖楼秋夕 - 诗句:高阁轩窗静,遥城鼓角鸣。 - 解释: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清晖楼,夜晚,天气宁静。高高的阁楼,窗户和门廊都静静地,而远处的城墙上传来战鼓和号角声。 - 译文:在清晖楼上,夜晚,天很安静。高高的阁楼,窗户和门廊都静静地,远处的城墙上传来战鼓和号角声。 明河横夕影,烟树拥秋声。 - 诗句:白苎因风度,清尊带月倾。 - 注释1:白苎,白色的布衣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凤栖梧·玉楼春夜》。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次韵艳体 阆苑迢遥碧海深,青鸾飞断信沈沈。 阆苑,即蓬莱仙宫,在天上仙境。迢遥,远的意思。碧海深处,形容景色辽阔。青鸾,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信沈沈,书信沉入水中,无法传达。 春深香冷销金帐,夜静声闲绿绮琴。 春深时,春天的气息已经十分浓厚,而香气却变得清冷。销金帐,金色的帐幕
注释: 春寒 春天的事务如今还停滞不前,春寒使人更加愁苦。 风把嫩叶都吹落了,雨打桐花。 门前的小路上长满了青苔,河堤上积水淹没了水杨树。 还没有扔掉那副胜利后的鞋子,依然靠着读书时用的油灯。 译文: 春天的事务今天还没完成,春寒使我更感愁苦。 风把新长出的叶子都吹落了,雨打桐花。 门前小道被苔藓覆盖,河堤积水淹没了水杨树。 我还没有扔掉胜利后穿的鞋子,仍靠着读书时的油灯。 赏析:
【注释】 忆过蓬莱海上家,春风长日驻韶华。 蓬莱:指传说中的神山蓬莱阁;海:指东海。 驻韶华:即驻留美好时光。 九天风度瑶池乐,五色云迷玉洞花。 风度:气度,风范。 瑶池: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居所。 玉洞花:形容美玉般的花。 雷焕多情求宝剑,葛洪何处得丹砂。 雷焕:《搜神记》载,雷焕曾于荆山(在今湖南宜都)得宝剑;葛洪:《神仙传》载,葛洪曾于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附近)得丹砂。 丹砂
诗句释义: 1. 卷舒随处共无心 - 描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卷舒"指植物随风摆动的状态,"无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的随遇而安的态度。 2. 道者幽居似海深 - "道者"可能指的是修行或悟道之人,"幽居"表示隐居生活,"似海深"形容其内心的深沉和广大。 3. 万顷银涛连晓色,半岩苍雾锁秋阴 -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万顷银涛"形容海面波光粼粼,"晓色"是晨间的阳光
明妃 玉箸双垂出汉朝,边尘满骑路迢迢。 琵琶曲尽肠应断,环佩魂归恨不消。 沙起黑河风冽冽,云埋青冢草萧萧。 黄昏独有荆门月,长向空村照寂寥。 注释: - 玉箸:指代女性用的筷子,这里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 - 边尘满骑路迢迢:边关的尘土飞扬,道路上的尘土弥漫,形容边疆战事频繁,道路遥远。 - 琵琶曲尽肠应断:琵琶曲演奏到高潮时,主人公感到内心痛苦无法承受,仿佛肠子都要断了一样。 - 环佩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雨馀山色暖如春,人掩柴门卧夕曛。” - 诗意解读: 描述了雨后山景的温暖和宁静。雨水过后,山色显得格外温暖,犹如春天。诗人在傍晚时分,推开柴门,躺在门口,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这里的“柴门”,可能是指简陋或简朴的门扉,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 关键词注释: 柴门(简易的门)、夕曛(夕阳的余晖)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及其带来的感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原文为"独漉篇"。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详细解析: 1. 独漉独漉愁人心,泥水没人浊且深。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河边独自寻找被污染的水源,心情沉重。"独漉"指的是独自寻找,"愁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满。"泥水没人"指的是河水已经被污染,"浊且深"形容了水质的浑浊和深度。 - 关键词注释:独漉、愁心、泥水、没人、浊且深 2. 明月不可见,明珠那复寻。 -
我们逐行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坦然老人真坦然” - “坦然”:形容心境平静、无杂念。 - “老人”:此处指诗中的主人公,一个心态平和的老者。 - “真坦然”:表达了这位老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第二句:“不求才行人间传” - “不求”:不追求名利。 - “才”:才能或才华。 - “人间传”:在人世间流传。 第三句:“不赋蜀道难,懒和沧浪篇” - “不赋”:不写。 - “蜀道难”
燕 即燕子,是候鸟。春去秋来,年年迁徙,故有“双宿”之说。古人常以燕子喻夫妇恩爱,如唐代诗人杜甫《新婚别》诗云:“兔丝附蓬根,鹊卵巢权木。”宋代陆游《燕》诗亦云:“妾似青楼客,郎如白帝儿。两心同皎洁,万里共参差。”此诗前两句即用其义,言燕子春飞秋回,年年往返,与人类一样,也有夫妇之情。三四句则反其意而用之,说燕子筑巢于人家屋檐之下,不肯栖息在田舍草屋里。这是对封建礼教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