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舒随处共无心,道者幽居似海深。
万顷银涛连晓色,半岩苍雾锁秋阴。
拥关不禁钟声出,护榻休嫌雨气侵。
欲扫氤氲陪杖履,重来只恐路难寻。
诗句释义:
- 卷舒随处共无心 - 描述的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卷舒”指植物随风摆动的状态,”无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的随遇而安的态度。
- 道者幽居似海深 - “道者”可能指的是修行或悟道之人,”幽居”表示隐居生活,”似海深”形容其内心的深沉和广大。
- 万顷银涛连晓色,半岩苍雾锁秋阴 -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万顷银涛”形容海面波光粼粼,”晓色”是晨间的阳光,而”苍雾”则指山间的浓雾。
- 拥关不禁钟声出,护榻休嫌雨气侵 - 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态度。”拥关”可能指的是紧闭门户,不受外界打扰,”钟声出”和”雨气侵”都体现了他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心境。
- 欲扫氤氲陪杖履 - “氤氲”形容空气湿润,”陪杖履”则暗示诗人准备外出,但担心路途困难。
- 重来只恐路难寻 - 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拜访时的担忧。
译文:
卷舒任处无心意,
道者幽居似海深。
万顷银涛连晓色,
半岩苍雾锁秋阴。
拥关不禁钟声出,
护榻休嫌雨气侵。
欲扫氤氲陪杖履,
重来只恐路难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过着与世无争,宁静自得的生活。从第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有着深刻的感悟,无论是风吹草动还是日出的美景都能引起他的共鸣。第二句“道者幽居似海深”更是直接点出了隐士的修为高深,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内心世界。“万顷银涛连晓色,半岩苍雾锁秋阴”,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晨或黄昏时分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拥关不禁钟声出,护榻休嫌雨气侵”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淡然处之,即使是钟声和雨气也似乎成为了他生活中的点缀。
最后两句“欲扫氤氲陪杖履,重来只恐路难寻”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即使已经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但对于是否能够再次归来仍然感到不确定。整首诗以自然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回归自然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