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老人真坦然,不求才行人间传。
不赋蜀道难,懒和沧浪篇。
送穷乞巧皆无言。
坦然心地何所似,皎皎白日悬秋天。
桑麻田,松菊园,乃在武林清溪边。
傍溪茅屋只数椽,朝出耕,夕安眠。
儿女嬉笑南窗前,皇天平平无党偏。
坦然老人真坦然,我欲移家相近时周旋。

我们逐行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坦然老人真坦然”

  • “坦然”:形容心境平静、无杂念。
  • “老人”:此处指诗中的主人公,一个心态平和的老者。
  • “真坦然”:表达了这位老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第二句:“不求才行人间传”

  • “不求”:不追求名利。
  • “才”:才能或才华。
  • “人间传”:在人世间流传。

第三句:“不赋蜀道难,懒和沧浪篇”

  • “不赋”:不写。
  • “蜀道难”:《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诗,描写了蜀地险峻的山川。
  • “懒和”:不愿意和。
  • “沧浪篇”:指一种古代诗歌风格,可能与《沧浪之水》有关,但在这里没有具体解释。

第四句:“送穷乞巧皆无言”

  • “送穷”:旧时习俗,认为穷困是不幸的象征,通过乞求好运来驱赶。
  • “乞巧”:七夕节时祈求织女赐予巧手。
  • “皆无言”:都没有说话的意思,可能表示他们不需要言语来表达自己。

第五句:“坦然心地何所似,皎皎白日悬秋天”

  • “坦然心地”:形容心境开朗、宁静如水的心性。
  • “所似”:比喻或象征。
  • “皎皎”:明亮的样子。
  • “白日”:太阳。
  • “悬秋天”:高挂于秋空。

第六句:“桑麻田,松菊园,乃在武林清溪边”

  • 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 “桑麻田”:指稻田和麻田,泛指农田。
  • “松菊园”:指种植松树和菊花的园林。
  • “乃在”:位于。
  • “武林清溪边”:武林是指武林山,清溪是指清澈的小溪,这里指的是靠近武林山的清溪边。

第七句:“傍溪茅屋只数椽”,接着描述了一个简陋的住所。

第八句:“朝出耕,夕安眠”

  • “朝出”:早上出门劳作。
  • “夕安眠”:晚上安然入睡。

第九句:“儿女嬉笑南窗前,皇天平平无党偏”

  • 描述了一家人和睦幸福的生活场景。
  • “皇天”:对天,这里指自然界。
  • “平平无党偏”:意思是自然和谐,没有偏见。

最后一句:“坦然老人真坦然,我欲移家相近时周旋”

  • 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这位坦然的老人的愿望。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坦然老人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平和的生活态度。他的简朴生活、不追求名利的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都体现在诗中。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对自然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