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至家除夕作

岁除灯火夜纷哗,湖海归来两鬓华。
旧日题诗何逊宅,今年守岁阿戎家。
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赊。
罗拜诸孙如竹立,笙歌簇拥醉流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午至家除夕作》是明代诗人李胜原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李胜原,明朝诗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其创作背景及生平事迹在文献中并未详细记载,因此只能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
  2. 诗句原文:《壬午至家除夕作》的原文如下:
    岁除灯火夜纷哗,湖海归来两鬓华。
    旧日题诗何逊宅,今年守岁阿戎家。
    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赊。
    罗拜诸孙如竹立,笙歌簇拥醉流霞。
  3. 诗歌解析
  • 节序氛围:首二句“岁除灯火夜纷哗,湖海归来两鬓华”描绘了除夕夜晚的热闹景象以及诗人归家的欣喜心情。岁除(农历年末),灯火通明,家中欢声笑语,而诗人则从繁忙的湖海之地归来,增添了几分从容与淡定。
  • 怀旧感伤:后两句“旧日题诗何逊宅,今年守岁阿戎家。梅花与我老来壮,椒颂惊人兴自赊”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何逊是南朝诗人,以其诗风清新婉约著称;阿戎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家人,这里用来指代守岁之乐。诗人借花喻己,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旺盛的生命力和高昂的兴致。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人生境遇与情感体验融为一体,如“岁除灯火”既点明了节日氛围,又暗合了诗人的心境变化。
  • 情感表达:全诗情感真挚,通过回忆往昔、展望未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1. 社会影响:由于《壬午至家除夕作》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对于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壬午至家除夕作》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技巧,也在思想内容上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