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铺摊,支颐相向吞声哭。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
妾家祖居金华府,海道曾为上千户。
举艘运粟大都回,金牌敕赐双飞虎。
兄弟晦迹隐山林,甘学崇文不崇武。
今朝玉堂宋学士,亦与妾家同一谱。
笄年嫁向衢州城,夫婿好学明《诗经》。
《离骚》子史遍搜揽,志欲出仕苏苍生。
前春郡邑忽交辟,辞亲千里趋神京。
丹墀对策中殿举,驰书归报泥金名。
承恩拜除阆州守,飘然画舫西南行。
到官未几访遗老,要把奸顽尽除扫。
日则升堂治公务,夜则挑灯理文稿。
守廉不使纤尘污,执法致遭僚佐怒。
府推获罪苦相攀,察院来提有谁诉。
临行囊橐无锱铢,惟有旧日将去书。
城中父老泣相送,道傍过者咸嗟吁。
一时征赃动盈万,妾夫自料无从办。
经旬苦打不成招,暗嘱家人莫送饭。
嗟乎饿死囹圄中,旗军原籍来抄封。
当时指望耀门户,岂期一旦翻成空。
亲邻怜妾贫如洗,敛钞殷勤馈行李。
伶仃三口到京师,奉旨编军戍金齿。
阿弟远送龙江边,临歧抱头哭向天。
姊南弟北两相痛,别后再会知何年。
开船未远子病倒,求医问卜皆难保。
武昌城外野坡前,白骨谁怜葬青草。
初然有子相依傍,身安且不忧家荡。
如今子死姑年高,纵到云南有谁望。
八月官船渡常德,促装登途整行色。
空林日暮鹧鸪啼,声声叫到行不得。
上山险如登天梯,百户发放来取齐。
雨晴泥滑把姑手,一步一仆身沾泥。
晚来走向营中宿,神思昏昏倦无力。
五更睡重起身迟,饭锅未熟旗头逼。
翻思昔日深闺内,远行不出中门外。
融融日影上栏干,花落庭前鸟声碎。
宝髻斜簪金凤翘,翠云蝉鬓娥眉娇。
绣床新刺双蛱蝶,坐久尚怯春风饶。
岂知一旦夫亡后,万里遐荒要亲走。
半途日暮姑云饥,欲丐奉姑羞举口。
同来一妇天台人,情怀薄似秋空云。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
血色红裙绣罗袄,终日骑驴涉长道。
稳坐不知行路难,扬鞭笑指青山小。
取欢但感新人心,那忆旧夫恩爱
题邮亭壁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邮亭壁歌》是明代诗人宋金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宋金华,明朝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情感状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诗歌原文:
- 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
- 抱薪就地旋铺摊,支颐相向吞声哭。
-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
- 诗歌翻译:
- 邮亭距离不远可以住宿休息,我紧紧握着我的亲姑姑在简陋的茅屋里休息。
- 抱着柴火在地上铺开摊位,靠着墙头相对而哭,声音哽咽。
- 旁人问我来自何处,我低头哭泣着诉说内心的悲伤。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作者因政治原因被流放至南方。在旅途中偶遇一处邮亭,遂作此诗以记之。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苦环境以及个人遭遇,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深刻批判和无奈之情。
《题邮亭壁歌》不仅是宋金华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明朝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够体会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