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竹居

一溪绕塔过前庭,修竹千竿列翠屏。
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
冲冰鼓棹乘幽兴,拨火煨炉尽主情。
醉后归舟载明月,沿溪听诵宝函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水竹居》是明代诗人吴昂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吴昂,字德翼,明浙江海盐人。他少时刻苦力学,后成为弘治十八年的进士,曾任职于宣城知县、新建县知县等职。面对宁王朱宸濠的暴虐,吴昂以民有激而为抗命之由,亲自入山进行劝说工作。这一行为显示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责任感。
  2. 原文内容: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一溪绕塔过前庭,脩竹千竿列翠屏。”这句描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着一座塔流过庭院,旁边生长着上千株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道翠绿的风景线。“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接着写到潭水清澈见底,如同僧人们眼中的碧波;海山在背后,仿佛佛祖的头也呈现青色的轮廓。这些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最后两句“冲冰鼓棹乘幽兴,拨火煨炉尽主情”则表达了诗人乘船游览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热情。“醉后归舟载明月,沿溪听诵宝函经。”这两句诗描绘了酒后的诗人乘舟归去,月光下沿着溪流聆听经书诵读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文化氛围。
  3. 作品特点:《集水竹居》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其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集水竹居》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文学作品,也是对大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