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绕塔过前庭,修竹千竿列翠屏。
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
冲冰鼓棹乘幽兴,拨火煨炉尽主情。
醉后归舟载明月,沿溪听诵宝函经。
【诗句释义】:
一溪绕塔过前庭,修竹千竿列翠屏。
潭水照人僧眼碧,海山当座佛头青。
冲冰鼓棹乘幽兴,拨火煨炉尽主情。
醉后归舟载明月,沿溪听诵宝函经。
【译文】:
一条小溪绕过佛塔流过庭院,竹林千竿翠绿排列在翠绿的屏风旁。
潭中水波反射僧人的眼睛呈现出碧绿色,佛头前的山色如海般蔚蓝青色。
冒着严寒划船享受这份宁静的快乐,用火盆暖手尽情地表达主人的热情。
酒醉之后归途中月光照亮了回家的小船,沿溪聆听诵经的声音如宝库中的经文。
【关键词注释】:
- 集水竹居:指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一个靠近水的竹林。
- 一溪绕塔过前庭:描述了一条小溪环绕着一座佛塔,穿过庭院。
- 修竹千竿列翠屏:形容竹林茂密且颜色翠绿,如同屏障一样排列。
- 潭水照人僧眼碧:形容湖水像镜子一样映出僧人的眼睛呈现出碧绿色。
- 海山当座佛头青:形容佛塔周围的山色如同大海一般蔚蓝青色,佛头则像青蓝色的山峰。
- 冲冰鼓棹乘幽兴:冒着严寒划船,享受这份宁静和乐趣。
- 拨火煨炉尽主情:使用火盆来暖手,完全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和好客。
- 醉后归舟载明月:酒醉之后乘舟返回,月亮在水中显得格外美丽。
- 沿溪听诵宝函经:沿着溪流边听诵经文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竹林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所经历的各种活动和感受。首句“一溪绕塔过前庭”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感。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展开了这幅画面,描述了竹林、潭水和山色的美丽景象,以及人们在其中所体验的宁静与乐趣。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更个人的感受,通过酒后的归途和对诵读经文的欣赏,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与平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