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家兄

独居迢递忆吾兄,犹记当年童稚情。
万事相看俱潦倒,流光如梦迹如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寄家兄》是明代诗人吴与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吴与弼,初名梦祥,字子傅,号康斋,江西崇仁人。吴与弼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他天顺元年因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就。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他的弟子包括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人,学者称康斋先生。
  2. 诗歌原文及译文:吴与弼的《奉寄家兄》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以及人生感慨。诗中“独居迢递忆吾兄,犹记当年童稚情”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兄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童年纯真时代的怀旧。而“万事相看俱潦倒,流光如梦迹如萍”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认为世事无常,时光荏苒。
  3. 作品赏析:吴与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流光如梦迹如萍”这一比喻生动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梦一般虚无缥缈,又如同浮萍般无根无依。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通过这种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吴与弼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4. 写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吴与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态有关。作为一位立志于程朱理学的学者,吴与弼在其学术生涯中经历了不少波折。尽管最终选择了不为官的政治立场,但他的人生选择无疑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理想的影响。这种背景下的创作,使得《奉寄家兄》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抒发。
  5. 文学价值: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奉寄家兄》是一首典型的明代文人抒情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感情,体现了明代诗歌注重抒情和表达个人情感的特色。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起落。因此,这首诗不仅是艺术上的佳作,也是思想和情感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奉寄家兄》的介绍,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吴与弼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家人和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哲理的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