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园中草木二十首 其四 枣

荒园乏佳果,枣树八九株。
纂纂争结实,大率如琲珠。
此种味甘脆,南方之所无。
日炙色渐赤,儿童已窥觎。
剥击盈数斗,邻舍或求须。
早知实可食,何须种柽榆。
此木颇耐旱,地宜土不濡。
所以齐鲁间,斩伐充薪刍。
近复得异种,挛拳类人痀。
曲木未可恶,惟天付形躯。
良材却矫揉,不见笏与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四·枣》是明代诗人吴宽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吴宽(1374年-1457年),字原长,初号高阳,又号匏庵,谥忠节,南直隶常熟人。元末,与其兄吴莱、弟吴溥称“三吴”,明永乐间入为翰林,预修《永乐大典》。

  2. 诗歌原文:荒园乏佳果,枣树八九株。纂纂争结实,大率如琲珠。此种味甘脆,南方之所无。日炙色渐赤,儿童已窥觎。剥击盈数斗,邻舍或求须。早知实可食,何须种柽榆。此木颇耐旱,地宜土不濡。所以齐鲁间,斩伐充薪刍。近复得异本,清芳绝凡流。

  3. 主题思想:《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四·枣》通过描绘枣树的自然生长状态和其美味可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

吴宽的《记园中草木二十首·其四·枣》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