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乏佳果,枣树八九株。
纂纂争结实,大率如琲珠。
此种味甘脆,南方之所无。
日炙色渐赤,儿童已窥觎。
剥击盈数斗,邻舍或求须。
早知实可食,何须种柽榆。
此木颇耐旱,地宜土不濡。
所以齐鲁间,斩伐充薪刍。
近复得异种,挛拳类人痀。
曲木未可恶,惟天付形躯。
良材却矫揉,不见笏与弧。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的枣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译文:
园中荒废,枣树却有八九棵,它们争相结果,结出的果实大如豆子。枣的味道香甜脆嫩,只有南方才有这样的佳果。阳光下的枣逐渐变红,儿童们已经偷偷地想要吃。摘下的枣装满了好几斗,邻居们甚至来讨要。早知道这些枣可以吃,为什么还要种那些柽榆呢?这种树很耐旱,土壤不潮湿也能生长。所以齐鲁地区,砍伐树木用来做薪柴和草料。最近又发现一种不同品种的枣,形状像人弯曲的腰肢。尽管曲木难看,但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形状。优良的木材却被人为地扭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注释:

  1. 荒园乏佳果:荒芜的园子里缺少优质的水果。
  2. 纂纂争结实:各种枣树争相结果实。
  3. 大率如琲珠:大部分枣的果实大小大约相当于豆子。
  4. 此木颇耐旱:这种树很能耐旱。
  5. 地宜土不濡:土地不潮湿也适宜生长。
  6. 良材却矫揉:优良的木材却被扭曲、扭曲。
  7. 不见笏与弧:看不到笏和弓等古代文官用品。
  8. 挛拳类人痀:形状弯曲像人的腰部。
  9. 曲木未可恶:虽然曲木难看,但仍然是树木的自然形态。
  10. 惟天付形躯:这是自然赋予它的形状和形态。
  11. 良材却矫揉:即使好的木材也被扭曲,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