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
《七月二十六日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当年在成都草堂的日常生活,通过描绘夏日景象来抒发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感悟。
诗的开头两句“七月六日天气晴,蒲葵叶大枝干青”,描写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接着,“风动竹成韵,月明荷生香”两句则表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然而,接下来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则描绘了他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
最后两句“此身飘泊苦西东,何事长向别时同”,则是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感悟。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如同漂泊不定的船只,总是在不同的地方停留,而他与朋友的离别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感叹自己为何要常常在离别的时候想起他们,可能是因为他的生活中充满了痛苦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