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畅园步月

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
帘开萤影度,屐响蛩语歇。
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畅园步月》是清代诗人丁玉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丁玉藻,字采之,无锡人,有《西神山人诗钞》传世。
  • 丁玉藻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1.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夜出漪澜堂,微风散林樾。
  • 帘开萤影度,屐响蛩语歇。
  • 遥爱水荭花,清芬媚凉月。
  • 译文为:夜晚走出漪澜堂,微风吹散树林的树影。
  • 打开帘子,看到萤火虫的影子在移动。
  • 穿上木屐,听到蟋蟀的叫声停止了。
  • 远远地喜欢水荭花,清新的香气伴随着明亮的月光。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寄畅园月下散步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自然景色和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意境之中。
  • 诗中“水荭花”的形象,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据传,此诗是在一次夜晚散步时所作,因此诗中充满了夜晚的氛围和情感。
  • 丁玉藻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1. 文学价值
  • 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寄畅园步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清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此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寄畅园步月》不仅展现了丁玉藻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