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

帝里繁华,勾栏酒市,银烛清光如昼。雕鞍并挂流苏,香车出红袖。
砑光帽、鹅翎斜亸,五明障、鸾头铺绣。夜静天街,御桥月映,笑语同携手。
洞箫何处,霓裳第一先奏。休辜负。看星毬、兰膏明灭,宫漏永、一派笙歌时候。
闹队子、永丰坊里。多少是梨园行首。拾翠归来,钗横鬓乱,暖玉鲛绡透。
重挑红灺,太半共醉春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是清代词人丁澎创作的一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帝都长安的繁华景象和夜晚的盛况。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中,丁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长安城夜晚的盛景。银烛清光如昼,勾栏酒市热闹非凡,雕鞍并挂流苏,香车出红袖。这些描述不仅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还透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词中的“洞箫何处,霓裳第一先奏”表达了当时音乐文化的繁荣。霓裳,即唐代乐曲《霓裳羽衣曲》,此处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和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反映了古代音乐与舞蹈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艺术享受的重视和追求。

词中的“休辜负。看星毬、兰膏明灭,宫漏永、一派笙歌时候”展现了长安元夜的热闹场景。在这里,丁澎通过对节日庆典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欢乐和热烈的气氛。同时,“闹队子、永丰坊里。多少是梨园行首”这句话进一步丰富了词的内容,展示了民间艺人在节日中的活跃状态和技艺高超。

值得注意的是,丁澎不仅是一位词人,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例如,他在《扶荔堂集》中的作品,就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多才多艺的创作态度,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不仅描绘了帝都长安的繁华景象和夜晚的盛况,更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