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腰带减,窗竹渐离披。
未得高眠早,常愁退食迟。
青山秋后梦,黄叶雨中诗。
酒熟东篱下,君闲可预期。
卧病酬林澹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卧病酬林澹亭》是清代诗人丁炜的一首诗。
丁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通过他的诗词作品,我们能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卧病酬林澹亭》作为丁炜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还展示了他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轻寒腰带减,窗竹渐离披”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换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和心灵的孤寂。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感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在古代诗歌中十分常见,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联想空间,从而产生共鸣。
诗中的“未得高眠早,常愁退食迟”,反映了诗人因疾病而无法安心休息的状态。这里的“退食迟”不仅是字面意思上的食欲不振,更深层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这种情绪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反映了他们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青山秋后梦,黄叶雨中诗”两句,诗人以秋天的景色和雨天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深沉、忧郁的艺术效果。在这里,秋天不仅带来了萧瑟的美,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酒熟东篱下,君闲可预期”则透露出诗人在病榻之上依然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态,期待着友人的来访,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卧病酬林澹亭》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色彩。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丁炜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还能从中获得关于生命、友情和自然美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