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忆王孙,碧水丹山日闭门。
吊月蟪蛄悲故府,号风松柏泣忠魂。
一枝聊借犹堪托,四海无家岂独存。
历尽艰辛逃绝域,只留正气塞乾坤。
过宁靖王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宁靖王墓》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丁必捷所作。下面将详细地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过宁靖王墓》是由清朝的丁必捷创作,丁必捷作为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其作品风格多以抒情为主,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原文:《过宁靖王墓》的原文如下:萋萋芳草忆王孙,碧水丹山日闭门。吊月蟪蛄悲故府,号风松柏泣忠魂。一枝聊借犹堪托,四海无家岂独存。历尽艰辛逃绝域,祇留正气塞乾坤。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宁靖王墓周围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诗中“萋萋芳草忆王孙”一句,用草来比喻王孙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王孙的哀思。而“碧水丹山静闭门”,则通过自然景象的静态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沉淀与沉寂。此外,诗句“吊月蟪蛄悲故府”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台湾,这是丁必捷流亡台湾期间的作品。当时台湾处于外敌侵扰和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之中,丁必捷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抗争不屈精神的赞扬。
《过宁靖王墓》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更在历史、文化和情感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丁必捷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