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商山寺

苴兰二月近清明,拾翠人来陌上行。
弱缕穿花盘雾湿,香罗遮面护云轻。
采芝谁似皤皤老,瘗玉难寻郁郁城。
记取南中风景好,当年陆贾最多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游商山寺》是清代诗人牛焘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时人们前往商山寺赏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诗歌原文来看,“苴兰二月近清明,拾翠人来陌上行。”描绘了春天时节,人们纷纷前往商山寺踏青赏花的热闹景象。而“弱缕穿花盘雾湿,香罗遮面护云轻。”“采芝谁似皤皤老,瘗玉难寻郁郁城”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中人物行走在商山寺周围时的轻松愉悦心情。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春日游赏场景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新脱俗的环境中。

从背景信息来看,商山寺位于济源,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宗教文化遗址。这座古刹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因此,通过对商山寺及其周围自然景观的描写,《春日游商山寺》不仅是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作,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的形象化展现。

从艺术手法上看,《春日游商山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例如,“弱缕穿花盘雾湿,香罗遮面护云轻”这一描述,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色,还巧妙地运用了服饰的细节来增强画面感,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这种艺术手法的应用,让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景物描述,而是成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艺术整体。

从文化意义来看,《春日游商山寺》不仅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教育意义。它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之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春日游商山寺》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个蕴含深刻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