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二月望后大雪感而有作

天意已如此,苍生可奈何。
迅雷非节后,急雪入春多。
江上方营垒,闽中未止戈。
谁欤司阍者,失计扼关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未二月望后大雪感而有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二月十五日,当时作者在洛阳任左拾遗。诗中描绘了作者看到大雪之后的感受和景象。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

原文
甲申年初晴后雪二首 其二

乙未二月望后大雪感而有作

微风摇落絮,斜阳映层瓦。

迢迢去不返,凄凄至哉夜。

寒林空见色,积雪复含彩。

云随羽翼飞,月照冰壶碎。

独宿寂无寐,心绪纷不可。

此情何所喻?怅望穷子背。

翻译
微风摇曳着飘落的柳絮,斜阳洒落在层层叠叠的屋瓦上。
遥远的距离无法返回,寒冷的夜晚格外凄清。
寂静的林子里只见色彩,洁白的积雪又似乎蕴含着光彩。
云雾随着鸟儿的翅膀飘飞,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冰面仿佛破碎。
独自睡觉无法入睡,心中思绪纷乱难以安宁。
这种心情用言语如何表达呢?只能望着远方的背影叹息。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反映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