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倢伃求共养太后长信宫

江篱寄幽渚,萎绝亦何伤。
鹈鴂应秋鸣,香草为不芳。
增成奉隆宠,庆会不可常。
蕃华岂再滋,白日忽移光。
圃圃合欢扇,冷至捐巾箱。
华色苟长好,君恩安可量。
昔为笥中锦,今为阶下蔷。
自由妾命薄,何敢怨参商。
愿托长信宫,洒扫躬亲尝。
聊缓须臾景,冀以免百殃。
燕燕飞涏涏,盛宠冠椒房。
十年曾一瞬,畴与问昭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班倢伃求共养太后长信宫》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班倢伃求共养太后长信宫,
天子无心问太真;
独有文君歌一曲,
知音不在紫微门。

这首作品以唐代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班倢伃和李隆基之间的感情故事,以及对太后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太真”指的是杨贵妃,“长信宫”则是指唐玄宗时期的一个宫殿名称。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爱情、友情和社会变迁的理解与感慨。

这首作品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历史背景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人们对美好情感追求的热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社会关系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