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峡

晴发青神县,扁舟出峡难。
乱花丛陡壁,残月落惊滩。
树老知风早,江宛抱月寒。
庐山尤夜好,谁在故乡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峡》是清代诗人文凤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晴日发青神县时,扁舟出峡的艰难与自然美景的震撼感。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文凤喈,字丹山,广济人。他是道光己丑年的进士,官至绵竹知县,并且有《敩学半斋诗集》。文凤喈以其文学造诣和仕途经历被后人传颂。
  1. 诗歌原文
  • 晴发青神县,扁舟出峡难。
  • 乱花丛陡壁,残月落惊滩。
  • 树老知风早,江宛抱月寒。
  • 庐山尤夜好,谁在故乡看。
  1. 诗歌赏析
  • 《长峡》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出峡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乱花丛陡壁”和“残月落惊滩”等意象生动,表达了一种既艰难又壮美的感受。
  •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
  1. 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
  • 《长峡》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它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
  • 作为一部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作品,《长峡》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参考。

《长峡》不仅展示了文凤喈的文学才华,也让人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自然景观的魅力。这首诗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抒情之作,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