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千载后,犹自有琴台。
秋水淡无际,暮山相向来。
日余有千曲,欲奏心徘徊。
但恐无钟子,素襟谁与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伯牙千载后,犹自有琴台。
秋水淡无际,暮山相向来。
日余有千曲,欲奏心徘徊。
但恐无钟子,素襟谁与开。
。
《伯牙琴台》是清代作家李渔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其著作《闲情偶记》,主要讲述了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以及他们在琴台的传说。
伯牙鼓瑟,子期听之。音节清越,如怨如慕;忽而悲歌慷慨,似泣若诉;又转为激昂雄壮,犹如怒吼雷鸣。此乃高山流水之声也。
遂有琴台者焉,在山巅之上,以石为之,上有亭榭,下临绝壑,四面环水,风清月朗之际,则听其音而忘归。
伯牙鼓瑟于高山之巅,子期则在流水之中。两人相距千里,却能心有灵犀。
琴台之下,有一池塘,名为“琴泉”,泉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