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凄凉兵火馀,落花啼鸟傍人居。
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
剩有素心堪自质,休将青眼望人舒。
会当世变行吾素,肉食敢言愧食蔬。
叠韵答汪大清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是清代诗人王泰偕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于清代,是一首赠答诗,通过表达对友人徐大挹泉的感激之情,展示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相互酬答与友情。
《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全文如下:
满目凄凉兵火馀,落花啼鸟傍人居。
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虽然遭遇困境却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满目凄凉”和“落花啼鸟”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氛围。而“也知计拙犹磨砚,纵使奇穷不卖书”则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
在文学价值上,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外,诗中的用词和句式都非常讲究,体现了清代诗歌的特点。例如,“满目凄凉”、“落花啼鸟”等词语的运用,都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美感。
《叠韵答汪大清纯徐大挹泉赐和遣怀之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