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重精舍掩荆扉,一径苍苔上翠微。
饥鼠惯从松上窜,幽禽时向竹间飞。
雪翻小瀑潜通笕,云共残花半拂衣。
清绝不知人世事,夕阳如水澹忘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几重精舍掩荆扉,一径苍苔上翠微。
饥鼠惯从松上窜,幽禽时向竹间飞。
雪翻小瀑潜通笕,云共残花半拂衣。
清绝不知人世事,夕阳如水澹忘归。
。
“由灵隐至韬光”是明代著名诗人袁中郎的诗作,收录在《茅山集》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共8句42字。整首诗描绘了从灵隐寺到韬光庵这一段旅程中的所见所感。
首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欣赏之情。在诗歌中,“由灵隐至韬光”不仅是一个地点的变化过程,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由”字暗示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转变;“至”则表达了这种变化带来的愉悦感。
诗中的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山脚下开始,诗人看到了远处的山峦和流水。接着,“灵隐寺”的名字让人联想到这是一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程。“韬光庵”,作为结尾的一点点缀,给人一种宁静与智慧的感觉,暗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