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天竹

疏斜影傍墙东住。懒向淇园去。看伊也抱岁寒心。瘦骨亭亭却奈雪霜侵。
湘江神女怜清婉。未忍啼痕染。绿珠娇小早宜时。那得秋风红豆不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天竹》是王策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虞美人·天竹》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信息
  • 王策:字汉舒,号香雪,江苏太仓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也是当时词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多才多艺,尤以词著称,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1. 诗词原文
  • 疏斜影傍墙东住:这句描述了天竹的影子斜斜地靠在墙边,形象地展现了天竹的生长状态和环境氛围。
  • 懒向淇园去:表达了词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心态。
  • 看伊也抱岁寒心:意指天竹虽美,但内心却有如冰雪般坚韧,不易被外界所动摇。
  • 瘦骨亭亭却奈雪霜侵:形容天竹虽然瘦弱,但仍能忍受严寒和风霜的考验。
  • 湘江神女怜清婉:通过湘江神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天竹清纯美好特质的赞美。
  • 未忍啼痕染:暗示天竹即使在寒冷中,也不愿让哀伤之情沾染。
  • 绿珠娇小早宜时:以绿珠(传说中的美女)自比,暗喻天竹的珍贵和美丽。
  • 那得秋风红豆不相思:借用了“相思豆”这个典故,表达了词人无法割舍对天竹的深情。
  1. 词作背景
  • 王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周围有许多文人骚客,他们相互切磋学问与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中,王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的词作不仅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虞美人·天竹》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和高洁志向的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对天竹的描写,反映了词人在面对世事沧桑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崇尚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