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犯 · 冬晚登城楼作

短发飒西风,暮角声中,翛然独立。脱叶孤峰,露苍红石骨。万里关山人不见,侧身天地今何日。最生愁处,冷雁蒙蒙落,野烟如织。
当年豪气盛,爱踏水程山驿。谁料而今,剩牛车屑瑟。匣剑有声心自省,钓竿未老头休责。故乡何在,月正照、海门霜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尾犯·冬晚登城楼作》是清代王策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冬日登城楼时的孤独与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策,字汉舒,江苏太仓人,清朝时期是一位有才华的学者和诗人。王策以其诗词闻名,尤侗曾邀请他主持其家。
  2. 作品原文:《尾犯·冬晚登城楼作》的全文如下:“短发飒西风,暮角声中,翛然独立。脱叶孤峰,露苍红石骨。万里关山人不见,侧身天地今何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文人登临高远、眺望远方的孤寂之情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3. 作品赏析:《尾犯·冬晚登城楼作》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诗中通过对比“当年豪气盛”与“而今剩牛车屑瑟”,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体命运的无常。此外,诗歌中的意象如“冷雁濛濛”、“野烟如织”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王朝初年,当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士大夫都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王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这首反映自己心境的作品。

《尾犯·冬晚登城楼作》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人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无疑是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