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舟宿

穷阴不觉暝,远岸系轻舟。
雁影霜天月,芦花海气秋。
镫残搔短鬓,酒尽揽征裘。
欲问蕲王迹,寒潮咽暮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湾舟宿》是清代诗人王鸣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王鸣盛,字凤喈,号西庄,又号礼堂、西沚,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22年),卒于嘉庆二年十二月。他是江苏嘉定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曾担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王鸣盛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除了诗歌创作外,还工诗文,精史学,通经学,著有《尚书后案》、《蛾术编》等多部作品。

  2. 诗歌原文:穷阴不觉暝,远岸系轻舟。雁影霜天月,芦花海气秋。镫残搔短鬓,酒尽揽征裘。欲问蕲王迹,寒潮咽暮流。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晚景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和思乡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索,如“欲问蕲王迹”,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和探求精神。

  4. 写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的归国旅途或某次游历经历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写,抒发了对过往历史和文化的追忆及感慨。

  5. 艺术特色:王鸣盛的《江湾舟宿》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画面。其用词精准,意境深远,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古典诗歌的审美标准,更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是研究清代诗歌艺术的重要资料。

《江湾舟宿》是清代诗人王鸣盛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与豁达。对于喜欢古典诗歌的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思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