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日喜雨有作

云气遮窗黑,山光敛树昏。
莫愁风破屋,会看雨倾盆。
稚子欢盈室,农夫笑倚门。
明朝秧把贵,忙煞杏花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十六日喜雨有作》是清代诗人郑燮的诗,原题为“五月十六日喜雨”,又名《雨后》,全诗如下:
天公爱惜春光好,
不放阴云到夏初。
今日忽逢晴霁意,
如何无雨却多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和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诗人通过描述天公在春天里珍惜美好的时光,不让阴云影响夏天的到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天公爱惜春光好”: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种美好景象,即天公(自然)对春季的美好景色非常珍视和爱护。它暗示着春天虽然短暂,但其美丽与生机勃勃的特点值得珍惜。
  2. “不放阴云到夏初”:这里提到的“阴云”,可能指的是夏季可能出现的潮湿或不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