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台中公园雅集

共赏秋光趁月明,敲诗斗酒夜三更。
疏狂莫管姮娥笑,我是穷途阮步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台中公园雅集》是清代诗人王竹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中秋之夜与朋友们聚集于台中公园雅聚的愉快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共赏秋光趁月明,
    敲诗斗酒夜三更。
    疏狂莫管姮娥笑,
    我是穷途阮步兵。

  2. 作者简介
    王竹修(1865~1944),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台中人,光绪间生员。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致使生活困蹇穷愁。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幸赖诸弟资助,始渡过难关。

  3. 创作背景:昭和四年(1929)创「东墩吟社」,并任社长,后因病力辞,与同宗王石鹏担任该社顾问。

  4. 作品鉴赏

  • 《中秋夜台中公园雅集》通过描绘月光下的中秋佳节、饮酒作诗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豪放不羁的性格。诗句中的“中秋夜”指的是中秋时节,此时月亮明亮,人们欢聚一堂共赏秋光;“敲诗斗酒夜三更”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深夜中畅饮谈诗,享受友情的乐趣。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热闹而温馨的中秋夜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温馨浪漫的氛围之中。

通过介绍王竹修的生平背景、诗歌原文及其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所在。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相关推荐